春風掠過黃海之浪,在日照的山海街巷間,一群身著“檢察藍”的身影正在播種法治的春天。他們化身課堂里的“護苗園丁”,變身紓困解憂的“司法暖陽”,成為守護青山的“生態衛士”,躬耕港城法治沃土。
護苗園丁:從“雞蛋實驗”到法治星河
“原來民法典離我們這么近!”近日,在日照經開區實驗學校的階梯教室里,400余名學生跟隨經開區檢察院“開檢·青陽行”未檢團隊干警設計的“小明的一天”,沉浸式體驗高空拋物、網絡打賞等8個生活場景。當講到小明因高空拋物導致王大爺受傷時,檢察干警現場演示“雞蛋的威力”,學生們瞪大眼睛直呼:“小小雞蛋真能變成‘炸彈’啊!”
同一時間,莒縣沭河小學的課堂正上演著別樣法治課。“如果被起侮辱性綽號怎么辦?”莒縣檢察院檢察干警用情景劇演繹校園欺凌,孩子們爭相舉手支招。這已是該院今春開展的第6場“拒絕欺凌”專題宣講,覆蓋學生1200余人。
匯聚“螢火”便是星河。實踐和探索多維度、深層次、全方位做好未成年人法治宣傳工作,堅持“預防就是保護,懲治也是挽救”理念,推動家庭、學校、社會、網絡、政府、司法“六大保護”協同發力,日照檢察人一直在路上。
解憂暖陽:司法溫度穿透山鄉褶皺
近日,五蓮縣檢察院的檢察官踩著春泥走進山坳里的農家小院,將4萬余元司法救助金送到當事人顫抖的手中,說:“日子總會好起來的!”在辦理一起交通肇事案時,承辦檢察官發現當事人因交通事故喪失經濟來源,生活陷入困境,隨即對這起交通肇事案開啟“司法救助”綠色通道。該院迅速核實案件,為他們申請救助金,及時緩解了他們的生活壓力。
這份溫暖同樣照耀著城市街巷。東港區檢察院在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公益法律服務專項行動中,將法律咨詢臺搬進物流園區。“簽合同要注意哪些條款?”“遭遇職場歧視怎么維權?”檢察干警圍繞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》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》等法律法規,結合真實案例,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講解就業平等、勞動保障、婚姻家庭權益等熱點問題,為他們送上“法治錦囊”。當普法微視頻在騎手群轉發,宣傳手冊隨快遞車穿行大街小巷,司法關懷正融入城市脈搏。
生態衛士:青山碧海間的法治年輪
荻水濕地公園的蘆葦隨風輕蕩,嵐山區檢察院的檢察官正踏著初春的薄霜開展濕地巡查。在第 29 個“世界濕地日”,他們根據濕地保護領域專家現場勘查提出的修復建議,重點核查了候鳥棲息地環境、濕地水域生態修復等情況,讓法治屏障與生態屏障深度融合。
這樣的專業守護貫穿山海之間:與海洋發展、生態環境、自然資源等部門協作,在日照沿海海域從北至南依次建設了“益照山海”生態修復檢察工作站、生態環境替代性修復基地、“藍色碳匯”實踐基地,全面打造生態司法保護屏障,最大限度修復受損公益。從跨省邊界污染聯治到“灣長+檢察長”等機制深化,從吸納代表委員、機關社會團體成員157名充實“益心為公”志愿者隊伍到“行政+司法”辦案格局鋪開,日照檢察機關“朋友圈”持續擴大,共譜生態保護“協奏曲”……當無人機掠過補植復綠的灘涂,法治的畫筆正將港城春色皴染成青綠長卷。
從校園課桌到街巷阡陌,從司法救助金到復綠的灘涂,日照檢察機關用三重角色詮釋法治初心,共同構成了港城春天最生動的法治圖景———既有萬物生長的蓬勃,更顯公平正義的生機。
|